close
5/4~5/6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生活的時候會想到詩。或是顏色。
如果劇場沒那麼多的「表演」,世界是否會更真實一點?
女人走出來脫下大衣剩下內衣,另一個女人向她噴水,又在她身上畫血。把手探進洞裡,上半身留在台上,默默被餵進白色液體。(2010《electric x! 》片段)
演員不用「表演」,只要讓物質流過身體,觀眾就能感覺。
被困在玻璃罩裡呼吸都是白色空氣。帽子漏水的男人。女人從門裡往前走,門卻從後面跟上再把她困門裡。一個面無表情的女生躲在可愛偶頭下面。(2010《electric x! 》片段)
河床總是以瑪格利特式的超現實畫作異想打動觀眾。劇場五十分鐘裡,會有月亮、兔子、唱著童謠的女子。會有把頭躲回母親子宮的人們。
如果可以讓腦袋放空,讓畫面流過眼前。眼淚就會流下來。
就像樹離開葉片。
去年河床的《開房間》藝術節獲選台新藝術獎提名。就在排練下禮拜《美麗的殘酷》同時,河床也在準備當代的佈展。兩邊都如火如荼地展開。於是郭文泰阿晒采柔分別在景美人權園區跟中山當代藝術館兩邊奔波,忙完一邊的木工之後又跑去另外一個畫圖,熬完一邊的夜再熬另外一邊的。
趕場趕得可怕。
在人權園區看完排之後,聽到素伶打電話去當代館那邊問要不要幫忙。
天啊。
看到舞台後方的時候,就有種把驚奇箱拆開,或是把魔術解釋清楚的「哦!原來這樣」感覺。舞台為了支撐八個人的重量,下面的木柱密密麻麻複雜到不行,而這個台是郭文泰阿晒還有演員、繪圖師甚至影像設計跟其他來幫忙的朋友一起做出來的,「我們從一根一根的木頭開始,自己把整個台搭出來。」
由於河床的演出跟舞台密不可分,在景美人權園區把整個台搭出來排練。這禮拜天還要把拆掉,搬到實驗劇場整個重組。
就像乃文以前說的,幫河床做演前預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畫面跟音樂以外,沒有語言、沒有情節、沒有人物,我們要怎麼用文字描寫一幅畫?我寫一千字跟你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別開玩笑了。
動作依然在運動,燈光跟舞台都還有無限可能。那些出奇不意的美麗意象,除了我這次看到之外,都還有些什麼正在密謀。
那麼,這一次《美麗的殘酷》要說什麼?是要貼近亞陶嗎?
看完之後發現,這不是《血如噴泉》。不是那種有頭顱從天花板上掉下來的殘酷。這不是。這一次是內縮的殘酷,把能量凝結一個小點,更為動人美麗。
在這五十分鐘裡,比以往的河床更為輕盈。有音樂。鋼琴、弦樂、銅管……電子雜音,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上面都沒有爆雷,放心)。以歐噴愛隊長柯智豪的音樂為劇本,就像聲音流過耳朵一樣讓畫面流過眼前。有別於以往河床直接由郭文泰胡思亂想畫面,這一次直接用音樂作為演出的骨和肉,畫面都從音樂出發。
這一次用了八個演員,每個人的質感都差很多。有光頭(就像海報那樣)、有體型碩大也有極為小隻的,有人感覺神聖壓抑,也有歡樂愉快的肢體。當這些人都放到快一層樓高的舞台上時,卻非常和諧。
郭文泰說,河床的表演不是那種表演。演員不需要去演出某些情緒,而是直接去執行動作,跟實際感覺物件的互動、與人的流動。這些物質都是真實的。
有時候已經不是表演的問題了,觀眾也要怎麼去看呢?
這一切都不是安排好的,沒有刻意的情節安排。這些事情發生就是葉片離開樹木,偶然。可以寄託些什麼深意進去,但沒有太多象徵意義。
一切都只是感覺罷了。
這讓我想到前年在百里廳的《Electric X!》結束後,郭文泰說:「戲劇就像一面鏡子,看鏡子時重點不是鏡子,而是透過鏡子看到自己。戲劇就像一面鏡子,讓人看戲的時候看到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我想,這樣才是讓戲劇跟觀眾產生互動。」
苦痛有時。生存就有些想不到的痛。例如死亡。例如那些得不到的愛情。
快樂有時。跳舞有時。更多時候混雜在一起,和稀泥一般,痛與快樂一起,跳舞與死亡一起。生活就是這樣,沒有那麼乾淨。當人們在那高高的舞台上,有時乾淨有時髒,有時唱歌有時跳舞,有時殘酷有時快樂。
都很美。
當我把花吃掉的時候就會想起你。當太陽滑過天際。當我們都回不去了。
期待在劇場裡發生的一切。跟怎麼看待這一切發生的你們。
生活的時候會想到詩。或是顏色。
如果劇場沒那麼多的「表演」,世界是否會更真實一點?
女人走出來脫下大衣剩下內衣,另一個女人向她噴水,又在她身上畫血。把手探進洞裡,上半身留在台上,默默被餵進白色液體。(2010《electric x! 》片段)
演員不用「表演」,只要讓物質流過身體,觀眾就能感覺。
被困在玻璃罩裡呼吸都是白色空氣。帽子漏水的男人。女人從門裡往前走,門卻從後面跟上再把她困門裡。一個面無表情的女生躲在可愛偶頭下面。(2010《electric x! 》片段)
河床總是以瑪格利特式的超現實畫作異想打動觀眾。劇場五十分鐘裡,會有月亮、兔子、唱著童謠的女子。會有把頭躲回母親子宮的人們。
如果可以讓腦袋放空,讓畫面流過眼前。眼淚就會流下來。
就像樹離開葉片。
去年河床的《開房間》藝術節獲選台新藝術獎提名。就在排練下禮拜《美麗的殘酷》同時,河床也在準備當代的佈展。兩邊都如火如荼地展開。於是郭文泰阿晒采柔分別在景美人權園區跟中山當代藝術館兩邊奔波,忙完一邊的木工之後又跑去另外一個畫圖,熬完一邊的夜再熬另外一邊的。
趕場趕得可怕。
在人權園區看完排之後,聽到素伶打電話去當代館那邊問要不要幫忙。
天啊。
看到舞台後方的時候,就有種把驚奇箱拆開,或是把魔術解釋清楚的「哦!原來這樣」感覺。舞台為了支撐八個人的重量,下面的木柱密密麻麻複雜到不行,而這個台是郭文泰阿晒還有演員、繪圖師甚至影像設計跟其他來幫忙的朋友一起做出來的,「我們從一根一根的木頭開始,自己把整個台搭出來。」
由於河床的演出跟舞台密不可分,在景美人權園區把整個台搭出來排練。這禮拜天還要把拆掉,搬到實驗劇場整個重組。
就像乃文以前說的,幫河床做演前預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畫面跟音樂以外,沒有語言、沒有情節、沒有人物,我們要怎麼用文字描寫一幅畫?我寫一千字跟你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別開玩笑了。
動作依然在運動,燈光跟舞台都還有無限可能。那些出奇不意的美麗意象,除了我這次看到之外,都還有些什麼正在密謀。
那麼,這一次《美麗的殘酷》要說什麼?是要貼近亞陶嗎?
看完之後發現,這不是《血如噴泉》。不是那種有頭顱從天花板上掉下來的殘酷。這不是。這一次是內縮的殘酷,把能量凝結一個小點,更為動人美麗。
在這五十分鐘裡,比以往的河床更為輕盈。有音樂。鋼琴、弦樂、銅管……電子雜音,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上面都沒有爆雷,放心)。以歐噴愛隊長柯智豪的音樂為劇本,就像聲音流過耳朵一樣讓畫面流過眼前。有別於以往河床直接由郭文泰胡思亂想畫面,這一次直接用音樂作為演出的骨和肉,畫面都從音樂出發。
這一次用了八個演員,每個人的質感都差很多。有光頭(就像海報那樣)、有體型碩大也有極為小隻的,有人感覺神聖壓抑,也有歡樂愉快的肢體。當這些人都放到快一層樓高的舞台上時,卻非常和諧。
郭文泰說,河床的表演不是那種表演。演員不需要去演出某些情緒,而是直接去執行動作,跟實際感覺物件的互動、與人的流動。這些物質都是真實的。
有時候已經不是表演的問題了,觀眾也要怎麼去看呢?
這一切都不是安排好的,沒有刻意的情節安排。這些事情發生就是葉片離開樹木,偶然。可以寄託些什麼深意進去,但沒有太多象徵意義。
一切都只是感覺罷了。
這讓我想到前年在百里廳的《Electric X!》結束後,郭文泰說:「戲劇就像一面鏡子,看鏡子時重點不是鏡子,而是透過鏡子看到自己。戲劇就像一面鏡子,讓人看戲的時候看到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我想,這樣才是讓戲劇跟觀眾產生互動。」
苦痛有時。生存就有些想不到的痛。例如死亡。例如那些得不到的愛情。
快樂有時。跳舞有時。更多時候混雜在一起,和稀泥一般,痛與快樂一起,跳舞與死亡一起。生活就是這樣,沒有那麼乾淨。當人們在那高高的舞台上,有時乾淨有時髒,有時唱歌有時跳舞,有時殘酷有時快樂。
都很美。
當我把花吃掉的時候就會想起你。當太陽滑過天際。當我們都回不去了。
期待在劇場裡發生的一切。跟怎麼看待這一切發生的你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